2006年10月25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六版:法苑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农民画家画和谐
实习生 陈锦/文 本报记者 陈立波/摄

  “这幅画长约2.35米、宽为1.1米,汇聚了130多个形态各异的农民形象,他们精神抖擞地舞动着大板龙,板龙上还摆满了富有特色的农家产品……”10月20日下午,在杭州市体育场路的浙江展览馆里,穿着简朴的衢州农民余统德热情地向前来观看画展的杭州市民介绍自己的作品。
  当日,42名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农民,带着他们创作的142幅书画作品,在杭州开始了为期4天的书画展。该画展以“农村画,画‘三农’”为主题,吸引了不少杭州市民的眼球。
  据了解,由于余东村村民寄情于文化艺术活动,该村10多年来未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成了一个充满和谐的平安村。

  农民挥毫画农家
  当日下午,在浙江展览馆2楼,前来欣赏画展的市民络绎不绝。从农村庆祝上梁时的吹拉弹唱喜庆场面,到橘子丰收时农民采摘橘子的动人表情,还有悠闲地在荷花底下来回穿梭的鱼儿……这一幅幅具有乡土气息的书画作品,令生活在都市中的市民们尝了一回“鲜”。
   “我离开农村已有20多年了,这期间,很少能够看到农村里的一些新鲜事,这些作品都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农民的身边事,勾起了我以前的许多美好回忆。”杭州市民赵老太太眯着眼睛边看边会意地笑着。
  郑利民是带队参加这次画展的领队之一。他告诉记者,此次参展的142幅书画作品,以农民画“三农”为主题,反映新农民、新农村、新文化等风土人情,画展分前言、文化建设记事、农民文化发展成果、农民书画作品4个部分。
  余东村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旖旎的小山村,距离衢州市区16公里,全村总面积1.65平方公里,人口794人。全村有着悠久的柑橘种植历史,是个有名的橘乡。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余东村就盛行民间书画、竹编、剪纸、龙灯等民间艺术。白天,村民们扛着锄头从事生产劳动,晚上则痴迷于艺术创作。
  2003年3月份,余东村村民郑根良、余统德等10几名艺术爱好者成立了柯城区第一个农民文化创作协会,由当时的驻村干部郑利民担任会长。随着一拨又一拨村民的不断加入,如今该协会已经发展到了300余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只有12岁。
  去年9月23日,该协会成员揣着自己的“宝贝”到衢州城镇文化艺术馆办了一次展览,令他们感到兴奋的是,这些“宝贝”受到了参观群众的一致好评。“回来之后,大家的创作热情备受鼓舞,我就产生了能否把我们的作品搬到省城去办展览的想法,也让杭州的市民们能看看我们村里的新风尚。”郑利民满脸自豪地说。
  当郑利民把这个想法提出来时,意外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从今年1月份开始,他们就开始了精心筹备。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挑选出了42位农民的代表作品。

  文化打造和谐村
  走进今天的余东村,到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余东村村民提笔作书画、挖掘民间传统工艺,不仅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而且还能获取一笔额外收入。“我们创作出来的书画受到了一些高档茶楼及‘农家乐’老板的喜爱,他们将这些作品买回去,当作店堂的装饰。像余统德这样的画手,卖画的收入一年就有2000多元呢。”郑利民说。
  浓厚的文化氛围也悄然地改变了一些村民的陋习。该协会的副会长郑根良告诉记者,他有个弟弟,以前每当干完农活后,就去搓麻将,后来在他的劝导下,弟弟加入了他们的协会,尝到了作画的乐趣,这次参展的《橘乡姐妹》、《乐在其中》都出自其弟之手。郑利民还告诉记者,由于村民们都热心于文化艺术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村风,该村已有10多年未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
  郑根良还向记者透露,如果时机成熟的话,他们还想上北京去一展风采。